- A+
第一篇文章,写字留念。
39岁的我,工作逐渐稳定,而且,我的工作也没有多少上升的空间了。闲暇之时,思绪慢慢沉淀,我开始思考自己今后的生活该如何规划才更有意义。
我的工作已经让我解决了生存问题,那么此时,我可以去做我喜欢的事情了。我有两大爱好:英语和读书。这些年,忙于生活,这两个爱好已经荒废许久,只是偶尔为之,不是不想,而是没有时间,不得不为了生存去奔波。
那么,灵魂拷问来了,我学英语和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树立怎样的目标才更有意义呢?
以前,我学习英语和读书,仅仅是因为感兴趣,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引,这样的结果是,随性而为,随遇而安,随波逐流。
其实,探究树立什么样的目标,首先要弄清楚的是,我渴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应该将自己的两个爱好和我的梦想有机结合起来。
作为一个80后,我是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老实说,我生活在了一个好时代,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到大所经历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同时,我们国家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也是前所未有的,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处在时代之中的我们,该如何看清前路?世界为什么是这样演化的,它还会继续以怎样的形态去演化?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读了许多书,主要有《遥远的救世主》、《苦难辉煌》、《心胜》、《为什么是中国?》、《枢纽》、《溢出》、《刘秀大传》、《魏晋南北朝》、《科学革命的密码》、《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中国改革真命题》、《历史选择了邓小平》、《为什么是毛泽东?》、《侯卫东官场笔记》等。
这些书籍初步回答了我的一些疑问,但是,在我大体厘清了一个思考框架之后,新的疑问紧接着产生了:为什么欧美国家的人会如此笃信上帝?基督教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力量能够影响到人们的方方面面?为什么中世纪的国王都不得不对教皇忌惮三分?为什么儒释道从未超越古代中国的皇权?中国的文化是如何酝酿、发展,并逐步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我们当今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如何让世界和中国跨越文化的差异,达成更好地沟
通和理解?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的话:“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想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需要我们深入到文化层面,才能把握它们的底层逻辑。
所以第一个目标理清楚了,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从历史、文化、哲学、宗教等各方面深度理解这个世界,从而让自己获得更通透。
第二个爱好——英语,本质上是一种技术,它需要通过不懈的练习才能达到母语的水平。
将来,我会读万卷书,透视世界,然后移动自己的双脚去实地踏勘、感受,然后用英语将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讲述出来。
通过这样的途径,我就可以将读书和英语有机结合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利用这个百家号分享我的点滴收获。
所以,我的实践方向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用脚步丈量,用英语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