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在国际交往中,英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已经众所皆知。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开展对外交流是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作为英语交流形式之一的英语口语,随着人们对说的要求越来越高,其重要性也日渐显著。在这种形式下,教师和学生都应认真对待口语,重视良好的口语能力的培养。这也为广大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内容、途径、方法上作一番探索与革新。
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完成小学英语的基本教学任务,而且还应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说英语,学英语的兴趣,为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打下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从学生特点和教学手段入手,从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创设情境,建立学生自信心,以及开辟口语学习第二课堂,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入手,谈谈对小学生进行口语能力培养的一些策略及策略训练。
1.小学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系教授李庭芗主编的《英语教学法》里有这么一段话:“学习英语,目的在于用英语进行交际。英语要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作为交际工具来学。”可见,英语教学中要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英语,也应该以此为准绳,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能力,然而,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考试常常能拿高分,但要让他流利地说几句英语却很难。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练习时,面对老师和同学十分害羞,不愿积极参与口语活动。有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听说能力没有明显的进步和发展……面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视、听、说等多种感官,使学生学会说英语,爱上说英语,进而在不断地听说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
2.英语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交际活动中,有的学生心里想的挺不错,一到口头表达就抓耳挠腮,表达不完整;有的学生自由会话时语言流畅,思维敏捷,可一到正式发言就吞吞吐吐,结结巴巴;有的学生作业,考试都不错,就是上课不举手,不喜欢发言……诸如此类现象俯拾皆是,分析起来大都由以下原因造成:学生对口语不感兴趣;内心焦虑紧张;表达时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的个性差异等,那么怎样才能解决他们口语表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呢?
① 创造听说的条件
%20斯伯森说过,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要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外语和使用外语。学外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到水里去。这样,他最后才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外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听说的机会,让他们多听多讲。
%20②%20创境激趣
%20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与训练有所起色。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言语的动机,并提供言语的材料。从而促进其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方式营造英语口语表达的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说的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语言,交流语言,发展语言。教学中可采取创设情景、短剧表演、小组对话、讲故事、学唱歌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紧密结合,不断给学生以表达的机会,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培养他们对口语表达的浓厚兴趣。
%20②-1.用英语组织授课,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20小学生学习英语,平时所听,所想,所说的全是汉语,只有课堂才是他们接触英语的主要场地。所以教师应尽量把握好课堂的几十分钟时间,多用英语表达,这样的话,学生的思维也会随着英语的思路和方向去转,自然而然会
慢慢地去说英语了。当然,他们开始可能听不懂,不习惯,教师可配合动作,表情或适当的解释,尽量避免用汉语,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语言环境之中,逐渐记住老师的一些简单的课堂教学用语。比如说,老师指着黑板说:Look at the blackboard。学生就会明白:老师叫他们看着黑板。老师拿起课本,边做翻书动作边说:Open your books.学生就理解了其含义,随即打开课本。老师紧跟着说:Turn to pages。诸如这些,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它们运用到学习中,老师带动学生讲英语,逐渐培养他们思维的能力,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口语水平,有利于加强他们的语感。
为了贯彻尽量用外语上课的原则,外语教学从入门阶段第一课堂起就需要用最简单的,能为学生理解,接受的外语并借助实物,手势,动作,图片等直观手段组织课堂教学,讲解语言知识,进行语言操练和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学生最初也只需要用最简单的单语句“yes””no”配以表情,手势,动作等来与教师交往。随着年级和水平的提高可以逐步用双语句,简单句来回答和提问,与教师进行交往。这样有以下几个好处:
%20一是增加学生的外语实践水平的量和面,开始在外语的海洋中游泳;
%20二是用来组织课堂教学的外语,这些知识在外语课堂的自然情景中经常地长期为学生所用,就容易获得巩固和长期记忆;
%20三是加速培养英语语感和学习外语,联想外语的能力。例如,学生在用英语表达“在桌子旁的男孩”时,常会从母语译成英语“near%20the%20desk%20boy”%20"in%20the%20car%20girl."%20如果坚持用英语教学,用英语联想英语,学生就能从教科书中学会的%20"the%20boy%20on%20the%20bike"%20联想出%20"the%20boy%20near%20the%20desk"%20,"the%20girl%20in%20the%20car."%20;
%20四是促进学生建立外语与客观情景不经翻译为中介的直接联系和直接用外语理解,表达思想的能力;
%20五是有利于培养学
生在真实的自然情景中运用外语的能力。
②-2. 摸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英语教学中要根据生活来设置语言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中扮演不同角色,从而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如有位老师在讲“Let’s eat" 课时, 他利用多媒体展示野餐情景图,告诉学生,今天他们要一起野餐,再以Let’s have a picnic today这首歌,营造野餐气氛,接着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喜欢什么食物“I like……” 想吃什么食物“Can I have some……” 想和别人分享什么食物“Have some……” 等。还可以利用试听结合的,让孩子看着动画配音练习,有趣的动画能激发孩子的模仿欲望。再之,尝试着运用上各种礼貌用语,赞美用语,如“Thank you. You’re welcome. Oh, it’s nice. I like it” 等。学生们兴趣浓厚,他们在摸拟的情景中尝试交流并进行交际,活学活用地把他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了。
②-3. 开辟学习英语的第二课堂,拓宽学生听、说英语的渠道
丹麦语言学家杰斯帕森说过,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外语。中国有句古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经常阅读就能提高阅读能力,不断开口就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对英语的学习,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英语课,而应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平时多听、多讲,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效果。鼓励学生随时随地说英语,如果老师碰到学生用英语打招呼,学生也会用英语来和你打招呼,这样把英语扩展到课外,学生的锻炼机会也多了。
同时,我们可以在班级内创设英语学习氛围。比如在黑板报上开辟英语角,写上常用的交际用语或英语单词,营造一个浓厚的英语环境。在校园内设立每周英语半小时,在这半小时里,学生可以跟着广播学习一些简单的英语交际句型,也可以看一些英语录像。我们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得到持续的发展。如英语歌曲,英语讲故事比赛,学生赛前准备及参加比赛的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使用英语对话的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交际能力。
②-4. 借助多媒体,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从而建立开口说英语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能力的心理状态,对学生来说,有了自信心,他相信自己能学好,反映在英语交际方面,就是相信自己能够说好,而根据一份五年级学生中的调查得知,63%的学生没有自信开口说英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怕自己说得不准而遭到同学嘲笑或老师批评,学到正确的语音则可使他们免去这种担忧而充满自信地说出每一句英语。
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有声辅助教学手段可取到重要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借助课文录音等,使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到正确的语音语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听,因为只有大量地听,才能使他们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逐步内化规则,扩大词汇量,逐步提高说的能力。与此同时,要求学生有意识地模仿录音上的语音语调。录音上有些人物的对话很夸张,这和外国小朋友说的话是很相似的,学生跟读的时候也要夸张一点,这样长时间下来,对他们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也是很有帮助的。课后,也要求学生多听多读,并通过结合自己录音,把自己的录音语调与录音带中进行比较,从而在不断的比较,改正中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②-5. 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变“要我说”为“我要说”
由于我们的课堂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认真挺举,学生上课时往往不能随意的畅所欲言,他们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等待着老师要他说。这对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有很多弊端,它导致了学生怕违反纪律而不敢张嘴,怕表达不当或表达错误而羞于开口.长期的少开口,慢慢的会使学生不开口。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不断地知错而改才能逐渐地提高。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允许学生大胆地说,自由地说.即使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我们也应鼓励他们,与此同时,我们也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说的兴趣,促使学生多开口说英语。
更多英语学习请关注:
微博账号:韦博国际英语无锡中心
微信账号:WEB-ENGLISH
官网网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