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鸡娃比《小舍得》更魔幻3岁背100首古诗,7岁学完高中英语..初中...

  • 0
  • A+
所属分类:英语培训


初看《小舍得》,我觉得全天下的妈妈都应该是南俪的样子,孩子只要快乐就好;


一路追到现在,我发现,所有妈妈最终都要变成田雨岚,拼尽全力为孩子铺路搭桥;


而当我研究了鸡娃相关资料,看着那些活生生的案例,我发现田雨岚又算什么。

在真正的鸡娃圈里,田雨岚这样的只能算作低段位。

鸡娃,顾名思义,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为了孩子能够成材,疯狂给孩子打鸡血,报班竞赛缺一不可。

“鸡娃”这个词大家都听过,但贫穷绝对限制了大部分人对“鸡”的想象。

为了鸡娃,北大MBA毕业、世界500强高管可以心甘情愿辞职做全职妈妈;被“鸡”的孩子,小学已经学完了初中课程,英语达到了高中水平。


而这些,只是鸡娃的冰山一角。

没错,我已经开始焦虑了,在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里,我的小孩要怎么生活啊?尽管我还未婚未育,但我已经开始害怕生了。

为了鸡娃,中国的父母到底有多“疯”?他们为什么这么“疯”?我们真的只能一直这样鸡下去吗?

01

到底有多“鸡”

在鸡娃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鸡娃看一线,一线鸡娃看海淀。

2020年,一本叫《上岸:一个海淀妈妈的重点学校闯关记》的书流传网络,书的作者就是那位北大光华管理学院MBA毕业、在世界500强企业做管理的妈妈。

一直以来,她对孩子花生奉行的都是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直到花生上四年级,面临小升初时,她蓦然回首,发现在海淀区重点小学就读的花生已经落下了那些海淀尖子生们一大截。

因为,一个海淀牛娃的人生前10年应该是这么度过的:

1岁,开口说话后开始双语教学;
3岁,可以自己看英文绘本,背100首古诗;
4岁,开始学乐理、钢琴、画画;
5岁,奥数、思维训练,做2位数的加减法;
6岁,上区里最好的小学,奥数进入创新班,女孩第二乐器跟上,男生练习一项球类运动;
7岁,钢琴过8级,英语过KET;
8岁,看完《西游记》与论语,绘画拿到全国奖;
9岁,钢琴过10级,古诗词和古文,学完背完初三课本,第二乐器过7级,球类运动进入区队或者拿到市级比赛名次;
10岁,奥数比赛一等奖,英语拿到PET证书


仔细看一下这10年的人生:

语文,3岁背完100首古诗;8岁,看完《西游记》和《论语》;9岁,古诗词和古文,学完背完初三课本。9岁,如果我没算错,这个小孩应该才读小学三四年级?

数学,10岁拿奥数比赛一等奖,对于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更没有学过奥数的我,不知道这算啥水平,但应该很厉害,大家知道的可以在评论区补充。

英语,1岁双语教学,

3岁自己看英文绘本,7岁过KET,10岁拿到PET证书。

大家知道吗?KET相当于初中毕业的英语水平,PET相当于高中毕业的英语水平。


严格来说,PET的标准还高于高中英语。因为高中新课标的英语词汇量在3200左右,而PET的要求则是3000-3500。

曾经有个广泛流传的段子:

有人问: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够?


接着有人回答:在美国肯定是够了,在海淀肯定是不够。


我们看完一笑而过,但这真的不是段子,就是海淀赤裸裸的现实。

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词汇,这是PET的考试内容:


听力、阅读、写作样样不落,人家还要考口语。

面对一个10岁的小学生,我们这些大部分至今还是哑巴英语的人,不知该作何感想。

而且,看完那张表我们会发现,人家不仅仅是应试,素质教育一点都没有落下:钢琴过十级,第二乐器过七级,球类运动进入区队或者拿到市级比赛名次。

什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就是。

这并不仅仅是个例,肥肠妈妈8岁的儿子已经突破了识字关(6000字),学会了中英文自主阅读,英文读到“典范英语9”,背完“新概念”一、二、三册。学完小学课内六年的数学,开始学三年级奥数。钢琴过了英皇二级,跆拳道绿带。

翻译官妈妈三岁的孩子已经读了小一千绘本,去参加大使馆活动可以和国外小朋友无障碍交流。

开心爸6岁的儿子已经考过了PET,没错,就是高中英语水平,他却还说自己佛系。


不仅仅是海淀妈妈,这是一个杭州的天才娃娃聚集群里家长公布的自己孩子的进度:


这是重庆:


2016年出生,现在也才5岁吧,想想自己5岁的时候在干啥?

为啥要拼成这样?因为达不到这标准,连家长群都进不了:


进群应该达到啥标准呢?这是一份上海学前鸡娃的标配。




有人说,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学到这么多东西?

有人潜入鸡娃群,看到了部分小孩的日程表:



从早上06:40排到了晚上20:40,每天足足14个小时,连周六日都排的满满的,冲凉时间都规定的死死的。

不同的课表,同样的14个小时,这位觉得学英语已经太普通了,还学了个小语种西班牙语。


我们每天在哭诉996,人家上小学前就开始007。

而这奋斗,是从出娘胎的第一天就开始的。


当然,也并不是谁想鸡,就能鸡。

有人说:孩子就是公司,而你就是CEO。投入的自然不止是时间精力,金钱更是必不可少,而背后是雄厚的家底。

曾经有这样一条热门微博,有人在北极科考时看到一群中国小孩,一打听发现这只是北京朝阳一个小学的毕业旅行。


《上岸》一书中的作者妹妹人在杭州,孩子叫布丁,读的是国际幼儿园,每年学费25万元,每年花10万元在外面学钢琴,另外还报了5个课外班。

另一位妈妈更可怕,孩子读国际小学,学费每年30万元,加上班车费、马术、高尔夫俱乐部、游学等费用,每年花在孩子身上的钱接近100万。

孩子是什么资质?你投入了多少努力?最终达成了什么成果?从这份“鸡娃”黑话中可见一斑,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而这就是“鸡娃”的世界。


02

咋就这么鸡?

每一个鸡娃背后,都有至少一位呕心沥血的父母。

毕竟,要想鸡娃,必先自鸡。


不过,你一定和我有同样的疑问:一二线城市的家长们是不需要休息吗?幼儿园把小学课程学了,小学把初高中课程学了,那初高中学啥?这些父母是疯了吗?

一个词总结这个现象就是:教育内卷。


而几乎所有内卷问题背后,都是资源的稀缺。

教育内卷,表面上来看

,自然是因为教育资源的稀缺,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

回到开始,为啥北京海淀区卷的最厉害?

因为这些自身拥有优异教育背景、跻身中产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上名校,拥有体面的人生。

最好当然是能考上清北,实在不行读个985、211,或者出国上个名校。

怎么才能考上清北呢?只看一组数据你就明白了。

2016-2019年,北大清华在北京的录取人数,海淀占了超过50%。


2016— 2019 年北大清在京录取人数变化

而这一大半中,海淀六小强又包揽了90%。


海淀区六小强 2019 年高考佳绩。资料来源:北京教育试院

什么是六小强呢?也就是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101中学、十一学校和首师大附中。

只有进入了这六所中学,你才能最大程度上摸到清北的大门。

你说清北太难了,我选择出国。可排名前二的依然属于开设了专门国际部的海淀六小强。


能有那么多的学生考入清北,应试教育自不必说,关键是这些学校的素质教育更是强悍地别人难以望其项背:

百家讲坛和清北的教授没事儿来开个讲座、中科院院士没事儿来给学生的实验项目做个答疑、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秦岭自然保护区是他们的课外科研基地......

换了是你,也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入这样的学校学习吧。

可是,要进这些高中,最好能进这些学校直属的初中部。

如何才能进入初中部呢?这些中学大多面向海淀全区,个别面向全北京市招生,每个学生招生人数在百人左右,不仅看成绩,更要看综合素质。

全海淀每年小升初有两三万人,但六小强录取人数不过几百人,竞争之激烈自不用说。

有人说,一定要上名校吗?倒也不是。

现实是,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地方,不努力的话,很多人连普通高中都上不了。


北京已经算好的了,同为一线城市的深圳,2020年公办高中的录取率只有45%。


全国普通高中的录取率,也只是刚过一半。


读了高中的,将进行二次筛选,只有一半的人可以上本科。


其他的人要么辍学,要么分流到职业技术学院。

是不是觉得自己身边的人,本科都只能算低学历,研究生博士生一抓一大把,但这只是幸存者偏差。

一半的人读不了高中,读了高中的一半读不了本科,才是我们教育的真实现状。

如何才能升入好的中学,进而读一所好大学?用什么来证明自家孩子的能力?课内学的那点东西吗?你家孩子会,别人家也会。

怎么办?只能一卷再卷。


你家孩子会初中的,我家孩子就要会高中的;你家孩子奥数好,我家孩子就要英语强,甚至奥英混合牛;你家孩子会弹钢琴,我家就要会古筝。

表面上是学生的教育内卷,背后更深层次的却是成年人的焦虑,准确地说,是中产阶层的焦虑。

因为最有钱的那批人可以靠家庭为孩子托底,没钱的那批人无力支付奥数、英语、素质教育这种竞争的船票,他们的天地在衡水中学、在安徽毛坦厂中学、在起早贪黑进行应试教育的县城中学。


只有中产,在中国40年的大变革中,靠着读名校攒下的资本,乘着经济大发展的机遇,在一线城市买房上户,一朝鲤鱼跃龙门,过上了幸福人生。

他们坚信读书改变命运,并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走上一条同样的路,即使不比他们更好,也绝不能更差。

这本没有什么错,因为放眼其他发达国家皆是如此。

在经济大发展的那些年,这些国家的父母花在育儿上的时间直线上升。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鸡娃”的时间也越多。


因为他们自己,正是靠知识获得更高社会地位的人。

但回头我们却发现,大家都付出了更多,最后得到的总和却还是一样多,因为总的教育资源没变。

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剧场效应:一群人在剧场看戏,一旦有人不守规矩站了起来,又没人制止,焦虑的氛围让每个人都不得不站起来看戏,以致最后,出现所有人都站到凳子上看戏的怪诞现象。

人人都知道,却无人敢停止。

因为在这样一场竞赛中,别人在发足狂奔,躺平就意味着坠落。

03

唧唧复唧唧,

何时能不“鸡”?

有人说,既然放眼全球皆是如此,既然教育资源总量无法改变,那么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是否只能下场内卷、贴身肉搏?

倘若真的这样,听起来实在有点悲惨。

但其实,倒也不是没有丝毫办法,而且我们已经在做了。

大家会发现,鸡娃最厉害的是幼升小和小升初,因为走好了这两步,就可以上一个好高中,进而读个好大学。

那如果中学的差别不大了,大家不就没这么鸡了吗?


所以,我们短期在做的是什么呢?摊平教育资源。

在这个方面,中国的改革排头兵是上海。

前段时间,我写过一篇关于上海学区房的文章:《上海要搞死学区房》。

早在2014年,上海教委就推出了“不允许书面考试,面谈入学”、“不收豪华简历”的政策,和氪金家长斗法。

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公办学校严,很多有经济实力的家长开始对民办学校动起了脑子,其结果是民办学校越来越强,2019年,上海排名前20的初中几乎都是民办中学。

于是,政府又开始斗智斗勇。

2020年3月,上海宣布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同步统一招生,并且民办小学、初中不再具备“挑选生源”的权利,录取学生要靠“摇号决定”


也就是说,一个学生要是选了民办学校,那么他一旦落选,很可能会被统筹到区内排名靠后的公办学校去。

家长们又开始动脑子了,为了又冲好的民办学校,落选了又不会掉到差的公办学校,于是开始花高价买好学区的学区房。


这样一来,学区房的价格越来越高,岂不是背离了改革的初衷?

上海政府当然不会认输。

好学区最重要的资源是好学校,好学校最重要的资源是好老师,那让好老师流动起来不就好了?

于是,2021年1月,上海又出了新的对策——推出教师轮岗制度。

具体措施如下:

1、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达到规定年限的专任教师,在10年内必须有规定的流动记录。
2、交流轮岗可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对口支援、乡村学校支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
3、将学区、集团内1-2年的交流轮岗工作经历作为提任校级干部的重要因素。
4、每年教师交流轮岗人数应达到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20%;针对跨学段学区、集团:每年教师交流轮岗人数应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5%,流动时间不得低于2年,其中骨干教师比例均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
5、3-5年内,确保每所小学至少有1-2名高级教师、每所初中高级教师的比例不低于5%,每所高中都有1名正高级教师。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策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一所中学,叫德令哈市第一中学。

这所中学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杭州班”,这个班上的老师全都是杭州选派来的骨干老师。

2019年中考,杭州班的学生全部超过了高中录取线,且高出德令哈市中考平均分近150分。

同样的,2018年,成都七中直播网课改变了很多屏幕那头贫困学子命运的故事流传网络,也在证明优质师资的重要性。


有人说,优质师资的流动需要时间,于是,上海政府又出台了新的政策,把最优质的高中学位,拿出了6成左右给各区、各学校进行分配,进一步摊平了不同初中的差别。

而至此,改革不过才进行了六年,往后上海推动“教育公平”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大。

前段时间,北京、深圳、合肥等城市学区房改革的政策都登上了热搜,由此可见,摊平教育资源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其他城市一定会逐步跟上。


有人说,中小学再改革,高考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不上好大学,就只能读个职业技术学校,出来做个不入流的工作,到最后大家还是要拼的。

这话听起来似乎没错,毕竟过去几十年,考不上好学校的人几乎都进入工厂的流水线,做了一颗螺丝钉。

他们被称为蓝领,相对于白领来说,工作技术含量低,工资收入低,听起来不够体面。

于是前段时间还出现这么一组数据,近4成新增外卖骑手来自制造业工人。


另一边,工厂却出现了用工荒,一边是大家不愿意去,一边是企业招不到合适技能的人。

因此,我们另一个重要举措是:提高蓝领的职业技能、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

也就是说,让那些读职业技术学校的人也充满希望,他们的未来不会低白领一等。

在这个方面,德国就是先例。

在德国,蓝领、白领和公务员之间的社会地位,没有高低之分。

德国技工的平均年薪是三万五千欧,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技校毕业生的工资几乎普遍比大学毕业生的工资高,不少行业的技工工资还远远高于普通公务员,甚至高过大学教授。

因此,年轻人更喜欢当“蓝领”。

在这个国家,只有25%的初中生通过高中进入大学深造,而接近65%的初中生毕业后选择接受职业教育,成为各行业需要的专门人才。


当然,这背后是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尤其是“双元制”。

也就是说,学生一方面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一方面在企业接受培训。

德国大部分初中生毕业后都选择进行“双元制”职业教育,一般是3年或者3年半,这种教育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学校教文化和理论,企业教实践,两者比例大概3:7。

这属于学徒期,结束后,学生要通过行业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然后获得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

这只是开始,此后技工还要评级,有些甚至从0-14级,级别越高,薪资也越高。

与此同时,还有职业专科学校、职业提高学校、职业高中、专科文理中学、专科高中和“双证书”教育等等,它们共同组成了德国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然后,它们撑起了德国93个职业大类的371个职业,正是这些人才让这个国家从山寨大国变成了世界制造强国。

怪不得有人说,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翅膀”、“民族存亡的基础”。

如今,中国正处在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我们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而德国的路就是最适合我们的路。

这也是近几年,中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初衷。

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按照“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共设置了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


这些专业参照德国,又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在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基础上,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未来,学校教育和产业需求将不再脱节,当这些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的技术人才撑起了中国的各个产业,中国的产业升级就不愁没有希望。


毫无疑问,这些人,将会是未来的国之柱石,高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更是不在话下。

这就是我们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中国鸡娃现象和教育内卷最根本的解。

今年是2021年,距离2035年不过只剩短短14年,也许到那时,那些在鸡娃的路上蒙眼狂奔的家长蓦然回首,发现真正的机会正藏在曾经不起眼的职教学院里。

从那里走出的孩子,也许只轻轻松松读了十多年书,却过着令那些“鸡娃”了20多年的孩子艳羡的人生。

尾声

教育原本就不是目的,而是通往工作的道路,过好人生的手段。

如果我们摊平了教育资源,像德国一样发展起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不上大学也能有一份好工作。

到那时,谁还乐意从几岁的娃娃就开始007,只为争一个好中学的名额,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个本科,再考个清北的研究生。

关键是,辛苦20多年,满腹经纶,最后却把自己的学问束之高阁,进入某所学校教中小学生,进入某间办公室当个公务员。


这不是浪费人才嘛?

这不是病态,什么是病态?这不悲哀,什么又悲哀?

我只希望看到这样的一天:小华在清北学经管,小明在蓝翔学烹饪,小张在中关村芯学院学做芯片,小林在某学院学喂鸟,他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发表评论

游客

评论列表

  • 怎么可以酱紫啦
    怎么可以酱紫啦(2023-03-21 10:38:24)
    本来我儿子是不愿意学习英语的,他觉得特别无聊,但是自从给他报了英语的课程后,他觉得英语课很有意思,外教老师很有趣,上课氛围也很好,而且还不用去学校,在家就能一对一授课,现在已经学习了两个多月了,效果还不错。
  • 词汇惊恐已
    词汇惊恐已(2023-03-21 10:46:17)
    本来感觉网上是骗人的,但是确实没有让我们失望,很靠谱的选择。
  • 风景真好这里
    风景真好这里(2023-03-21 10:48:28)
    在也不用愁我的口语了,有了语法大全学习资料,我的口语一定提高的很快。
  • 幂的次方88
    幂的次方88(2023-03-21 11:07:54)
    英语效劳格外好,很正规。依据你的需要给安排教师,教师白话什么的都好正规的说!!!!!!!!!!!!
  • gltvwz
    gltvwz(2023-03-21 11:21:23)
    前几个月报了英语,发现外教和国内老师上课是不一样的,上课的气氛掌握的很好,外教老师肢体语言也丰富,每一次上课都有进步
  • 射手红红火火18
    射手红红火火18(2023-03-21 11:22:34)
    英语欧美外教一对一上课,孩子学习更专注,让外教了解孩子并成为朋友,优秀的教育模式首选师徒制!
  • 爱乄因斯坦的叔
    爱乄因斯坦的叔(2023-03-21 11:24:57)
    我女儿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不爱说话,让我很苦恼,这也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原因,不经常陪伴他,学校的老师打电话给我说希望他能在英语课上多读。为了锻炼她我给他报了交流班,但还是无功而返,我选择给他报了一个网上授课的英语,刚开始我女儿和之前一样沉默寡言的,但是到后面我发现他主动去读英语了,学校老师还打电话给我,发现他最近变化很大,会主动起来读英语了,确实这一切我都挺感谢英语的,让我女儿有了这么大的变化,看见女儿每天和英语里面的老师开心的上课,还互动,上课遇到的问题就和老师说,老师就马上解决了,还像朋友一样相处...
  • 樱花红windy
    樱花红windy(2023-03-21 11:27:29)
    我儿子在英语上报的培训班,他每天都会很积极的坐在电脑等待上课,应该说除了带他去游乐园玩耍他会这样积极外,像这样的情况还真是很少见的,我观察着他一是很喜欢英语的老师,确实英语的老师很亲切温和,很会调动小朋友去学习,教学教材也是欧美版的,更专业一些。
  • fly糊里糊涂888
    fly糊里糊涂888(2023-03-21 11:40:08)
    我给我家孩子报的是网课,之前也对比过好多家,最后选择了英语,费用也不贵,一节课大概不到60元的样子。孩子刚开始上网课会有点不适应,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慢慢就习惯了。
  • 放阶时
    放阶时(2023-03-21 11:40:14)
    我也来顶一下吧我觉得自己一下就喜欢上了这个呢。老师教的很不错啊 ,讲解的很好,知识点也很详细。
  • 房间卡你看
    房间卡你看(2023-03-21 11:42:51)
    学习也要讲品牌,有了大的品牌,信息广,资料新颖,师资雄厚,英语值得推荐。
  • 秀气小男人奶
    秀气小男人奶(2023-03-21 11:43:35)
    我比较喜欢他们的教学模式,可以看到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视频,课程也比较系统,孩子最近很喜欢和外教老师用英语侃大山。
  • 呕啮卒览彭8
    呕啮卒览彭8(2023-03-21 11:46:07)
    我是一名教师,刚刚上完一节课,这会审查孩子们的作业,我发现班上好几个学生英语成绩悄悄的在上升,上课也积极了很多,我叫了两个学生稍微的问了一下,两个孩子的妈妈都是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习,而且都是在英语上报的晚上的培训班,怪不得成绩慢慢的好起来了,原来是都偷偷的请了私教老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