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我曾经有一名学生,高考英语满分150分,他只考了40多分,单词量在3000个以内,上了半年的雅思阅读却只考了5分,这个学生很绝望,之后上了我6个小时的一对一培训,结果雅思成绩从5分考到了6分。当时我用2个小时讲了一种叫做“SUMMARY”(摘要填空题)的题型,留了一篇作业。出乎我的意料,这个学生竟然做对了10道题目,只错了3道。最不可思议的是,他只用了15分钟就完成了(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20分钟),做题中间还发了几条短信!当这个学生一脸自豪地对我说:“文章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时,我终于顿悟了“无词阅读法”的真谛!
[雅思阅读]剑桥雅思阅读高频同义词替换doc下载 下载地址:http://www.acadsocclub.com/thread-18183-1-1.html
雅思阅读高频词汇 百度云 不要试图理解文章完整的意思。雅思阅读大多数问题,只需要我们查找特定信息的,然后理解包含该信息的句子。只有两种类型的问题需要更详细的了解整个文章段落的意思,匹配标题和选择标题。其他问题都是基于查找特定信息。所有不需要试图理解文章完整的意思。
回想序言里的问题:问题相互间有关系吗?毕竟考的是一篇文章,是否能够把大题结合一起完成呢?雅思的问题大致有三种设计方法,第一种是,三个大题紧跟文章段落顺序出题;第二种是,在有段落匹配的题型中,后面的题目是配合着段落同时出的,意思是,在做段落配对时往往后面的题目也可以开始做,不需要做完全部heading才开始;第三种是,跳题出,就是在完成一道题,比如说判断题,学生会发现,在判断完成前两道题后,第三道题的定位词迟迟不见,而这时可以发现中间的段落已经在下一题考了。
本题型要求从选项列表(list of headings)中选择,选项的数目往往大大多于文章中段落的数目,例如文章有五段话,选项的数目很可能是七个,甚至十个。也就是说,有很多干扰选项。
从上图可以看出,它们是交叉出现的。如果按照传统做题顺序,在做完第一组题目的时候,文章就读完一遍了,等做第二组题目的时候,还要再读一遍文章。如果还有第三组题目的话,文章就得读第三遍。这样做是很浪费时间的,而且容易产生混乱。所以如果采用并联扫雷阅读,就能一次做完所有题目,不但能有效节约做题时间而且不会在做题时过于混乱。
我曾经有一名学生,高考英语满分150分,他只考了40多分,单词量在3000个以内,上了半年的雅思阅读却只考了5分,这个学生很绝望,之后上了我6个小时的一对一培训,结果雅思成绩从5分考到了6分。当时我用2个小时讲了一种叫做“SUMMARY”(摘要填空题)的题型,留了一篇作业。出乎我的意料,这个学生竟然做对了10道题目,只错了3道。最不可思议的是,他只用了15分钟就完成了(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20分钟),做题中间还发了几条短信!当这个学生一脸自豪地对我说:“文章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时,我终于顿悟了“无词阅读法”的真谛!
抓住该段话的主题句。先读该段话的前两句,与选项列表中各大选项一一对应,确定正确答案,正确选项一般就该句话的改写。如果答案不能确定,再读该段话的最后一句与选项确定。如果还是找不到正确答案,则就需要阅读整段话了。
1练习雅思阅读题。可以通过网络寻找雅思真题练习,或者可以够吗雅思剑桥书。练习有两个目的,培养你解答不同类型问题的能力,并且提高你的词汇量。测试自己目前的情况,是否有所提高。
从文章入手,调整阅读思路,不是关键词做题,而是阅读做题。切记,不是全部看完而是做题前先把第一段完整看了,了解文章的主旨。学术文章往往把该文的梗概写在前面,通过快速阅读第一段,了解梗概,而且bonus是可能第一段就能帮助考生解决部分题目。
按照“search”的原则,在搜索一段话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在找什么,所以就需要预想这段话都有可能存在哪些题目,并且记住这些题目的定位词。
在做雅思阅读练习时,不少同学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也就是会匆忙地看问题和找关键词,然后再在文章里费力地找寻答案所在地。这样做的同学不难发现,答案很难找,而且往往并不能找到自己划地那个关键字。所谓本末倒置就是,雅思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术文本阅读能力,如果为了做题而去看那些文章,则雅思阅读会变得格外费力和冗长。另外一种情况就是,阅读广西后会跟着两道至四道大题,学生也是惯性地一题一题地分开完成,然而这些问题相互间有关系吗?毕竟考的是一篇文章,是否能够把大题结合一起完成呢?那“三维”解题法,整体把控文章和大题的解法思路
雅思阅读高频词汇 百度云 习惯困难的文章段落。知己知彼百,熟悉雅思复杂的文章段落,可以帮助我们获得高分。在平时可以阅读英国广播公司新闻以及雅思官方网站、英国文化协会雅思考试网站、IDP雅思考试网站等。这些网站可能在要翻墙才可以。
[雅思阅读]剑桥雅思阅读高频同义词替换doc下载 下载地址:http://www.acadsocclub.com/thread-1818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