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少儿英语资源
共情(Empathy),即“同理心”,是一种“体会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的能力。
共情与同情不同,后者让双方产生距离,处于不对等的位置,前者则是让双方紧密联系在一起,于同等的位置。
共情最初主要应用于心理学领域,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它逐渐进入神经科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多个领域。
大多数专家认同共情涉及人们生理的多个方面,并由三个主要因素构成:
情绪/感情共鸣,即与别人的感受产生共鸣;观点/认知共鸣,即运用理性来理解他人的感受;共情关怀,这是我们帮助他人的动力之源。
共情实验室把共情当做一种核心的生活技能,认为其是社会变革中的重要力量。
在人与人之间矛盾和冲突频发的当代社会,培养儿童的共情力尤为重要,它能增强孩子对他人观点和情感的理解,从而有效减少偏见和改善人际关系,进而推动和谐美好社会的构建。
英国著名作家尼尔•盖曼(Neil Gaiman)曾说过:“在阅读中,你可以感受事物,参观你永远不会知道的地方和世界。你会发现,外面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我’。共情是一种将人构建成群体的工具,它让我们不仅仅是一个自恋的个体。”
共情实验室正是将书本作为媒介,期望通过阅读培养儿童的共情力。
事实上,在科学研究中,书本已经被证明了其作为共情力养成工具的可能性。
当进行阅读时,我们的大脑会被欺骗,以为我们真的是故事的一部分,而我们对角色产生的共情会使我们的大脑对真实的人有同样的敏感性。
此外,研究还证明了人类大脑的可塑性,通过实践,98%的人都能变得更具共情力。
共情实验室正是在此理论基础上,将书本作为连接想象中的人物和现实人物的桥梁,希望儿童将在阅读中产生的共情投射到现实生活中,最终发展其现实中的共情力。
一种方法是寻找和孩子现实生活背景相近的书籍,帮助孩子理解他们的同伴可能正在经历什么。
一般来说,要找那些内容完整并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故事,故事中的感情应该被巧妙地处理,而不是过分地描述,这有助于孩子们理解故事中角色的动机。
此外,如果自己寻找有些困难,可以向图书管理员寻求帮助,或者鼓励孩子相互推荐。
教师也可以在网上搜索资源,作家罗曼•克兹纳里奇(Roman Krznaric)创建的“共情图书馆”(Empathy Library)就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资源,该网络图书馆为儿童和成人提供了数百本增进共情力的书籍和电影。
173712p5biz7nl5ui7o3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