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成人英语资源
据统计,美国成年人词汇量是1万2到2万,而考过六级的中国大学生,有6千就很好了。但是有一个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注意:为什么国外的小孩,词汇只有2000个,就可以正常交流,而国内大学生平均4000个词汇量却是“哑巴英语”?
首先,小编认为这4000的词汇量,其实是掺了水的,能熟练掌握4000词,再学一点语法日常交流肯定没问题。很多人说自己有4000词汇量,可能仅限于写下来能看懂,但听不懂,甚至不会读。而且英语是先会说才会写,两千词汇背后可能是两万的听说读的积累。而中文的两千字,学完就是这么多,可以用在听说读写各方面。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应试教育,使得学校的英语教育变成这样。有这样一位同学,在学校时成绩一塌糊涂,英语就没及格过,但是他家里做外贸,有时候要和外国人交流。为此他去培训了两个月,出来说得像模像样的。虽
然说是勉强能交流,但两个月比学校六年都有效。
众所周知,母语水平是后天学习难以达到的。其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错误率。母语使用者一般是不会犯错的,但是学习者有一定概率犯错,即使这个错误率是一万分之一,母语国人只要听到了就可以判断你不是母语使用者。其次就是发音习惯,即使是美国本土长大的华裔,有的人也是有亚洲口音的,比如一些影视剧或综艺作品中的华裔,就会有独特的发声习惯,当然这些只是少数。
要达到母语水平需要的时间成本、注意力成本太高,成年人通常没那么多时间和兴趣去做彻底的语言学习这件事。而儿童是个“神奇的存在”,他们会学你说的话,模仿你的语调,一次次对着你重复,并哈哈大笑乐此不疲,这种把戏天天玩都不厌烦。成人通常更会在学习过程中潜意识里计算成本,在发现现有水平交流完全够用的情况下,通常不会去追求学习更多无关紧要的细节。
想要接近母语水平,不在于词汇多,而在于词汇熟,且词汇间通过实物建立起联系,目之所及的每一件物品都能英文脱口而出,每一件物品的部件、细节等单独拿出来也能脱口而出,就是所谓母语水平了。不是达不到母语水平,而是非英文生活环境,这些价值不大,不值得浪费那注意力,花费了那注意力,多年后也被大脑选择性遗忘了,因为你的生活环境确实不需要大脑存储这些东西。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一个在欧美生活多年的亚洲人和欧美本土人交流,面对面交流和通过电话交流,得出对面是否母语者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
曾经有一所学校的英语老师,把当年的高考试卷给他们的外教做,结果完型填空错了三分之一,好几处语法双方都有争议。严格来讲,试卷的标准答案才是对的,但所谓外教的“错误用法”,在他们日常交流中也是允许的,有些甚至很常用。那学校中的英语教育到底该教什么?
这是个取舍问题。我们学英语,是看重书面翻译,还是看重口语表达?亦或是书面翻译和口语表达都重要,高考应该再加一门口语考试?小编觉得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先紧着书面翻译就足够了,因为我们没有沉浸式的英语环境。学口语这件事,可能付出10分的努力,才能换来1分的回报。
让已经满负荷运行的学生,再花10分的精力学英语口语,势必就把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占用了,占用哪个呢?数学?语文?中国人不花大精力学理科,学中文,去花大把的时间打磨英
语口语难道就正确吗?当然,英语教学工作者也许不这么想,他们可能希望中国学生花大部分时间去学习英语才好。但是学生表示英语口语太困难,英语老师:你又不是哑巴。教育不应贪多求全,该舍弃的要舍弃,该重视的重视,应该重视自然科学,重视中文表达,重视古文所代表的文化传承,舍弃英语口语打磨。
语法翻译法没有问题。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只能在已经习得的母语的基础之上进行翻译。学校问题可能主要还是语法课不够系统,不够透彻,不够重视。但话要说回来,对于真正学英语的人来说,听力输入训练,词根词缀,语法规则都是必修课,学校提供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间是远远远远不够的。但另一方面很多人也会说,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去学外国的语言呢,所以这就很矛盾。
结语
总而言之,学习还要看纯投入时间,而不是从一个起点开始算起。比如,同样是从5年前开始学,一个人每天学10小时,另一个人每天学2小时,5年下来肯定差距巨大。在大环境下,学习者应该调整心态,争取外语水平能满足需要就够了,比如能阅读文献,能够进行基本沟通等等。
今日热议:单个单词都能念,咋连起来就废了,英语老师:你又不是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