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看点在英语学习这条路上,存在很多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的现象。即使是砸了重金上了国际学校,依然有家长抱怨,孩子连最基础的语言知识都不过关。我们的英语学习出了什么问题?有没有一种省钱又高效的学习方法?下文中的艾玛老师,用十年时间在校内外开展“共读英语”实验,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大多数孩子的英语学习之路。
文丨周滢滢 编丨Lulu
今天孩子在学英语这条路上,海量学习资源唾手可得。对于就读国际化学校的孩子来说,更有着绝佳的浸润环境。
可英语学习路上的“坑”好像也不少。
很多家长抱怨,砸了重金,孩子的英语成绩却没有换来“等值回报”。就连一些选择了国际化教育的的家长,也对孩子的英文表现颇为不满。
毕业于复旦英文系和伦敦商学院的家长S,女儿二年级就能大段背诵莎士比亚麦克白,到了六年级居然还拎不清动词。在S眼里,女儿的语法、学术词汇量、语境理解、通识知识没一样过关的......这引发了S对国际教育英语教学体系的全面质疑,“在学校到底学了啥?”
如果连就读国际化学校的孩子都会遇到层出不穷的问题,究竟我们该怎么学习英语?
在独立英语教师、《疯狂动物城》的翻译者艾玛看来,孩子的单词拼写、语法结构、语境理解等所有的语言知识和技能,都应该在原版阅读中培养,更确切地说,是师生共读原版书。
艾玛老师
11年前,她开始了一场关于“共读英语”的实验,尝试用阅读英文原版作品的方式来教孩子学英语。她的学生中,有英文零基础的小学生,也有三四岁的萌童,他们一起品读《戴帽子的猫》《夏洛的网》《李尔王》等经典作品。这些单词都不认识几个的孩子,居然真的跟着艾玛,在几年时间里,“消化”了一本本英文原版书。
后来,艾玛又陆续和公立学校、创新学校有过共读课程的合作,学生的表现一如既往地亮眼。她的课堂,从不刻意去教单词、语法,这些却没有成为孩子阅读和理解经典作品的阻碍。
神奇的共读过程,促使艾玛转型成为了一名非典型英语教师。她将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写进了《共读英语的五年》一书,再现了她和孩子们这场有趣的探险。
孩子在共读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对当下的英语教学、以及未来的英语学习有何启发?外滩君采访了艾玛老师。
一位非典型教师的转型之路
虽然教了16年英语,艾玛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却是担任一名语文老师。
中文系毕业的她,带着理想主义热情,希望在课堂上带领孩子们体验母语的美感,让语言的魅力涤荡心灵,而不是聚焦枯燥的语言知识。
很可惜,她的教学方式在当时未能被学校所接纳。一年后,她放弃学校编制,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去传播语言的美:成为一名独立英语教师。
在校外探索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她一开始也是拿着教科书教,帮助孩子们过单词关、口语关、语法关……可是隐隐感觉这样又有些问题——学生始终无法触摸到这门语言真正的美感。
她慢慢探索使用更多元的英语教科书,从国内教材到国外引进教材,再到英文原版小说。
奇妙的反应开始在课堂上发生了。当她抛开教科书,和学生共读原版小说时,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哪怕是平时最喜欢“神游”的学生,也开始专注起来。
在开放的、充满可能性的故事里,学生们成为主动的思考者,一边期待,一边预测故事的情节。艾玛也不再是拥有课堂知识的权威者,而是和学生一起阅读和对话,老师和学生的角色慢慢消失。
就这样,她从一名传统教师,误打误撞推开了一扇通往“英语共读”的新世界。
《疯狂动物城》电影共读
2012年夏天,艾玛在个人工作室里正式开展“共读英语”。她使用的第一本经典儿童小说是《夏洛的网》。这是一本有很高知名度的小说,她希望能和学生一起探索这个故事好在哪里。
最初跟着她共读的只有3个是来自亲戚和朋友的孩子,读小学二三年级,英语基础约等于零。
一场有趣的阅读探险,就这样开始了。
艾玛依然记得,第一次共读时,眼前的挑战宛如一座大山:如何读,孩子才能听懂?
之前的传统教学中,她只要拿着课本,逐步将词汇、句子和知识点讲解清楚明白了,孩子会说会读了,这堂课的目标就实现了。
第一次共读,她没有预设目标和方法,硬着头皮读了一个小时,读得后背冒汗,孩子们没有打断她,只是笑着说:听不懂,学得好累!艾玛问他们是否继续,他们却一致回答:继续。
第二次共读,她开始边读边观察学生,时不时停下来,让孩子提出自己的困惑,与他们对话。孩子们捕捉到一些重复出现的词汇和句子,从艾玛的语调中推测故事情节——“现在发生了什么?是不是Fern(故事中的小孩)不同意爸爸杀猪 ?”
《夏洛的网》
根据艾玛提供的线索,孩子们顺藤摸瓜寻找答案,就像一场有趣的探险。她渐渐发现,共读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孩子们发出自己的思考,也倾听别人的思考。
“不断追问,直到获得意义。”这是艾玛在课堂上对自己和学生的要求。
就这样,孩子们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走,但是越读到后面的章节,孩子们的提问也越深入和具体——
Fern是在 什么时候看见爸爸带着斧头出去的?
故事为什么从Fern的一个问题开始?
作者为什么不从前一个晚上小猪出生开始讲起?
对这些看似无关问题的探索,激发了孩子们精读文本的欲望。他们像“侦探”一样,时常要翻到前面章节去寻找答案,艾玛将这种阅读取名为“翻来翻去”读书法。
正是这样一个“慢读”的过程,让学生不断温故知新。
经历了一学期的共读,那些不断重复出现、与情节关系紧密的单词,让孩子们有了一种老朋友的亲切感,不用背就能记住。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再害怕陌生的单词,通过语境和情节推理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当然,“共读英语”的路上,也并非没有质疑。
作为一名普通家长,我一方面认为让孩子精读英文原版小说是一件好事,但要花很长时间读一本小说,又觉得太奢侈。既担心孩子小,认不得太多单词;也担心阅读时间过长,并无必要,反而孩子对小说的兴趣也没有了。
有类似心态的家长,并不少。有家长甚至全程跟着听课,希望知道孩子究竟是怎么学的,学了什么。
有意思的是,最后坚持下来的家长,开始感到庆幸,孩子有这样一种有别于传统课堂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在孩子身上,他们看到孩子对英语不再恐惧,甚至充满热情。
共读,一场有趣的探险
当艾玛再一次回归学校的讲台上时,是在一所公立双语小学里,试行共读课程。因为这所学校的外教刚离职,每周一节的外教口语课还没有着落,校长决定在三年级试行共读英语课。
“很多孩子连课本都学不好,不愿学,让他们读原版小说会不会跟不上?要不要从年级里挑选出好学生组成共读兴趣班?”校长有点顾虑。
但艾玛坚持,必须全体学生都参加,“后进生”不应该被排除在共读英语之外。
接下来,共读英语课迎来的,是英语组老师们的质疑。
“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如何学单词?”
“他们怎么知道这些单词的意思呢?”
“课上怎么实现听、说、读、写的教学目标?”
面对这些问题,艾玛看到了传统英语教学逻辑对教师的束缚。
“英语教科书的设计逻辑是先听、说,再读、写,显然在任何一本原版作品里没有这样的结构。但是大家却忘了,听、说、读、写,是孩子习得母语的顺序。
学英语这门第二语言时,学生们已经具备读和写的认知能力,这时候应该以阅读为中心,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当学生有了语言能力,听、说和写的技能,也就容易提升了。”
艾玛认为,不尊重孩子的认知能力以及第二语言学习的特殊性,正是传统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的深层次原因。
看来,共读课程在传统学校的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艾玛在TED上分享
在艾玛的课堂上,虽然没有特别去教单词,但是在具体的文本场景中,孩子们却像滚雪球一样,学到越来越多的单词。
最先学到的是重复出现的单词,以及那些与情节关系最紧密的单词。可能第一节课上,他们会掌握五六个单词,对十几个单词产生熟悉感。第二节课上,原本只是熟悉但没有掌握的单词出现在新的场景里...
在艾玛看来,这种学习是有生长性的,孩子们学会的是掌握单词的策略。
此外,每一章节的共读课上,也会有相应的口语和写作练习的设计。孩子们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借助文本中的经典表达和常用词,从一开始只是简单地阐述,到后面创作出自己的小故事。
2个月后,因为学校需要开展的课题太多,老师们的负担太重,共读英语项目终止了。
让艾玛感到欣慰的是,共读课堂赢得了大多数孩子的喜欢。2个月的时间里,很多孩子点燃了对原版阅读的兴趣,还有学生后来辗转找到艾玛,希望能继续跟着她,以这种方式学习。
语言是思维的“玩具”
四年后,当艾玛再次回归校园,在创新学校落地共读课程时,她的经验更成熟了。
不同于上一次学校合作面临种种质疑,这一次,她的共读课程明显更顺利一些,也得到了学校的很多支持和理解。
她能感觉到,原版共读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正在逐渐被认可。
这一次,面向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课上,她选择和学生共读狄更斯的小说《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这是一本学生避之不及的书,词汇丰富,句式复杂。
第一节课上,艾玛就拎出了一个足足有124个单词的长句——
At such a timeI found outfor certainthatthis bleak place overgrown with nettles was the churchyard; andthatPhilip Pirrip, late of this parish, and also Georgiana wife of the above, were dead and buried; andthatAlexander, Bartholomew, Abraham, Tobias, and Roger, infant children of the aforesaid, were also dead and buried; andthatthe dark flat wilderness beyond the churchyard, intersected with dikes and mounds and gates, with scattered cattle feeding on it, was the marshes; andthatthe low leaden line beyond was the river; andthatthe distant savage lair from which the wind was
rushing was the sea; andthatthe small bundle of shivers growing afraid of it all and beginning to cry, was Pip.
这是第一章中最长、最复杂的一句话,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挑战。整个课堂鸦雀无声,没有人敢走神。可是学生读着读着,被绕进去了。读不懂的主要原因,并非生词,而是看不懂文本结构。
艾玛点出了隐藏其中的关键性主干——“I found out”,以及后面出现了7次的That。“这样的语言结构有什么好处?”她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这样编排的意义在哪里。
15分钟后,学生再次尝试朗读,他们不仅能读下去、读懂,甚至可以将这个长句背出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
在这过程中,语法作为重要的理解工具,自然功不可没。
不过在共读课上,单词和语法,只不过是学生攀登一座座原版阅读高峰的工具,共读学习的目标,是收获更为宝贵的阅读策略,最终走向自主阅读。
《远大前程》
“今天我们的老师,有太多东西要去教,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独立阅读能力。孩子们应该在离开老师和课堂后,还能提问,继续与书对话。”
艾玛发现,当下的英语教育正在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在教学逻辑上,以“语言知识”的难易程度为中心,而不是以孩子的“认知能力”为中心。
她曾在和学龄前儿童共读《猫和老鼠》这一英文故事时,向孩子们介绍“imagination”和“real life”两个概念。猫和老鼠在现实生活中是天敌,这是real life;而故事中猫和老鼠交朋友来自想象,是imagination。
没想到,孩子们不仅记住了这一单词,而且是真正的理解,并在日后的对话中活学活用:“世界上根本没有怪兽,这是你的imagination!”
为什么对于这个有点长的多音节词,五六岁的孩子学得这么容易?
“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是难学的?什么是容易的?恐怕和成人的想法很不一样。”
耶鲁跨界心理学家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的文章《儿童如何学习单词的含义》中表示,对于孩子来说,单词长短并不决定学习的难易程度,是否有用、可理解才是关键。孩子们很容易记住那些对他们思考有帮助、能够在他们思维空间成为“玩具”的语言。
艾玛和孩子们共读共演《仲夏夜之梦》
让英语成为孩子思维空间里的“玩具”,艾玛深以为然。
在原版共读过程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场景,就好像编织了一张形象生动的网,单词和语法只是其中的编织工具,它们不是目的,却让孩子记忆深刻。
经历了在公立学校、创新学校的一系列实验,艾玛发现,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没有条件拥有像国际学校那样的英文环境,而原版共读却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
最初跟着她共读英语的几个孩子,如今有的已经在海外读大学,有的还在读高中。因为共读的打底,他们的共通点是,在英语这门学科上更加游刃有余,不少孩子英语考试能轻松拿满分。
共读的“慢”,正在转变成日后的“快”。
虽然原版共读的落地,依然不容易,它对教师个人的要求更高,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大家起码开始有一种共识:英语学习,需要换个方法了。
告别错误启蒙
英语学习路上要避的“坑”
在英语启蒙上,艾玛提醒,今天很多家长被焦虑所裹挟,其实是走在了一条错误的启蒙之路,违背了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和二语习得原则。
1.学习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艾玛建议,要选择符合孩子现阶段认知和心理发展的阅读内容。
比如,她会给3-4岁孩子共读苏斯博士(Dr.Seuss)的《戴帽子的猫》,作者用美国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266个单词,创作了一个经典故事,语言简单、故事内容风趣幽默。
更重要的是,故事里的“猫”,其实代表了儿童内心的愿望,孩子们在听故事时,成了一个待在安全角落里的旁观者。因此,孩子很容易和故事内容建立起默契。
当孩子可以将故事内容和生活建立起高度关联性,即使是较为复杂的小说文本,也会有阅读探索的兴趣。
同样,哪怕是英文基础很差的小学生,也可以共读《夏洛的网》这样的原版小说。因为故事角色的心情,他们之间的友谊,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可以去理解和产生共鸣的。
这也是为什么,原版读物比英文教科书,更适合作为学习材料。前者是一种真实的、语境生动的文本,需要孩子掌握更多的阅读策略。
甚至不同作家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夸张的修辞,都会对孩子的英文写作产生影响,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
2.纯英文教学不一定好
在艾玛看来,相比纯英文的教学环境,有中文指导语作为辅助的共读式教学,更有利于发展语言能力。
她表示,在英语学习中,全英文的语言环境并不是一定好,它也有可能给孩子带来理解压力,进而触发孩子大脑中的 “逃避机制”。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适当的中文辅助指导,反而会让他们更有安全感,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文本理解和讨论中来。
艾玛和孩子们共读绘本
当然,也要避免母语的负面迁移,出现二语学习僵化现象。
艾玛提醒,中文辅助指导,并不意味着在阅读过程中,直接给出生词的中文释义。“查字典”式的阅读,会阻碍孩子形成英语阅读思维。
她遇到过一些在国际学校读书的孩子,口语很好,也看了不少分级读物,但是一到英文写作就“露馅”——单词和语法的应用不够地道,依然是Chiglish。
“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阅读过程中,非常依赖电子词典查生词。久而久之,破坏了英文思维,这是一种典型的母语负面迁移。”
因此,她的共读课会明确要求孩子,不要去查生词,而是要带着一颗好奇心,在对话和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激活过往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这样一种文本“解码”能力,非常有助于锻炼一个孩子的思维品质。
3.外语学习没有所谓“关键期”
这一点也是最多家长陷入误区的地方。
艾玛表示,“母语学习的确有所谓的关键期,但是外语学习没有,任何时候开始,只要方法正确,其实都不晚。”
但是因为培训机构鼓吹焦虑,制造了所谓“英语学习黄金期”这样一个伪概念,导致很多家长盲目让孩子牺牲童年,花了大量时间去学英语、记单词。
如果真的想给孩子英语启蒙,她建议不如亲子共读,哪怕是共读一本中文小说、一本科普读物、一本诗歌散文,都是在激活孩子的语言思维。“前提是,家长自己要对文本内容感兴趣,有讨论的热情,才会吸引孩子。”
农场里共读《石头汤》时,
艾玛和孩子们躺在草垛上看云
当然,如果家长愿意从零开始,和孩子一起学习英语,也未尝不可。艾玛的学生中,就有一位四年级孩子的家长,她在暑假里坚持跟着艾玛共读《哈利波特》,进步飞快。
过去的二三十年里,英语学习掀起狂热,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职场提升,提升英语能力成了最迫切的需要,掌握这项语言技能的人,也品尝了时代的红利。
可今天,我们需要思考这一问题:当人工智能时代,当AI同声传译、可穿戴翻译设备走入生活,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
在艾玛看来,未来的英语学习,将进一步弱化“工具”的属性,当我们不再依赖将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它作为语言的深层次功能——提升思维品质、发展情感态度、开拓文化视野,会进一步凸显。
从“工具性”走向“人文性”,她坚信,这正是原版共读的魅力。
最后,艾玛还分享了一份“家庭英文共读推荐书单”,既有选书方法论,也有针对3岁—13岁+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推荐书目和理由。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